中东打了两年多,炮火声几乎成了背景音,大家耳朵都快起茧了。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要消停会儿的时候,一出惊天大反转,比任何电影都刺激。
哈马斯,这个一直号称硬刚到底的组织,居然破天荒地服软了,点头接受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甩出的那份“20点计划”。这消息一出,全世界都觉得和平鸽总算要飞到加沙上空了。
可谁能想到,和平的泡影连48小时都没撑过。哈马斯话音刚落,以色列的防空警报就响彻天际。上百万人没命地冲向防空洞,和平瞬间成了个笑话。这背后到底演的是哪一出?
这事儿得从10月3号那个晚上说起。加沙地下的哈马斯指挥部里,吵了足足14个小时。最终,他们做出了一个无比艰难的决定:接受。
这哪是停火,这分明就是城下之盟,一份投降书。
投降书上签了字
特朗普的这份计划,说白了就是让哈马斯自废武功。不光要放了所有以色列人质,连加沙的管理权都得交出去,甚至还要坐下来谈解除武装。
你没看错,就是交出赖以生存的枪杆子。哈马斯副主席马尔祖克亲口承认了这事,这对一个把“战斗”刻在骨子里的组织来说,无异于自断臂膀,简直是奇耻大辱。
可没办法,特朗普给的压力太大了。三座大山压下来,铁打的汉子也得趴下。
第一座山,是以色列的持续猛攻。两年多下来,两万五千多名哈马斯成员被打死,主力全被压缩在拉法动弹不得。
第二座山,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“背叛”。卡塔尔、沙特、埃及这些曾经的“兄弟”,纷纷切断了援助。沙特更是把话挑明了,为了他们宏大的“2030愿景”,加沙这摊浑水,他们不蹚了。
最后一根稻草,是计划里那条“赦免条款”。这招心理战玩得太绝了,直接瓦解了他们最后的抵抗意志:要么投降活命,要么战斗到死。
导弹比和平先到
就在全世界都以为中东要迎来和平曙光时,一记响亮的耳光扇了过来。10月5号,哈马斯宣布接受停火还不到两天,也门胡塞武装的发言人叶海亚·萨雷亚,对着镜头发表了一段狠话。
他说,他们用一款叫“巴勒斯坦-2”的多弹头高超音速导弹,直接轰了耶路撒冷。
话音刚落,以色列上空火光四射,凄厉的警报声撕裂了夜空。数百万以色列人魂飞魄散,连滚带爬地涌进防空洞。
胡塞武装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全世界:哈马斯不打了,我们还在。这颗导弹,就是冲着以色列在加沙犯下的“罪行”去的。
谁也没打算真停火
很多人想不通,哈马斯都举白旗了,胡塞武装怎么还这么头铁,非要往枪口上撞?
答案其实就藏在以色列自己身上。他们压根就没想过要真正停火。
就在哈马斯低头后的第二天,10月4日,以色列的无人机就炸了加沙南部汗尤尼斯的一处难民帐篷,两个无辜的孩子当场没了。同一天,加沙城东部的一栋民房也挨了炸,又死了四个人。
停火协议的墨迹还没干呢,以色列的炸弹就又落下来了。
更讽刺的是以色列军方的表态。国防军总参谋长扎米尔公开说,军队必须随时准备好恢复战斗。他直白得近乎残忍:现在这不叫停火,只是“作战态势的变化”。
这话什么意思?就是说我想打随时就能再打。以色列这种出尔反尔的态度,谁还信你的承诺?胡塞武装的导弹,既是报复,更像是一次警告:别把我们当傻子耍!
特朗普赢了面子,加沙输了里子
从表面看,特朗普赢麻了。没动用一兵一卒,就好像重塑了中东格局。沙特、阿联酋这些国家也松了口气,总算可以安心搞经济了。
但这份光鲜的协议底下,全是见不得光的暗流。协议压根没碰任何核心问题:以色列撤不撤军?加沙以后归谁管?巴勒斯坦建国的事还算不算数?
国际危机组织一针见血地指出,这根本不是什么解决方案,就是一个暂时把矛盾捂住的铁盖子,迟早要炸。
哈马斯退场了,一个权力真空出现了。接下来,谁来填补这个空缺,又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?
笔者以为
这戏剧性的48小时,把中东局势的脆弱和复杂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一份靠强权压出来的投降书,换不来和平,反而把战火从加沙直接烧到了耶路撒冷。主角也从哈马斯换成了更难缠的胡塞武装。
当导弹再次呼啸而过,所有关于“和平”的甜言蜜语都成了笑话。
强权可以按着别人的头在纸上签字,但永远写不出真正的和平。哈马斯为了活下去选择了低头,特朗普为了选票完成了一笔交易。
而加沙街头那些断水断电、无家可归的普通人呢?他们还在废墟里茫然地走着,等待一个不属于任何强权的,真正属于自己的未来。这场所谓的落幕,根本不是结束,而是一个更混乱、更危险的开始。
正规配资平台官网,配资炒股炒股,武汉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