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我国又遭遇了新一轮的超高温天气。网上好多小姐姐都说自己已经“装备齐全”了:口罩、遮阳帽、太阳镜、防晒袖套、还有长长的防晒衣,简直是只有你想不到的,没有她们没准备的。
防晒衣在国内市场上特别抢手,可以说是“买家多卖家少”。从2016年的459亿算起,接下来的五年里又狂涨了大约150亿。去年大家本以为市场规模差不多660亿,没想到最后竟然冲到了748亿。
看看各大品牌推出的防晒服,你会发现它们的宣传语一个比一个吸引人:有带着玻尿酸面膜功能的防晒衣,还有能驱蚊的防晒衣,更有穿上就能让人感觉温度直降5度的木糖醇“神奇衣服”……这些备受大家喜爱的防晒服,到底是真有高科技含量,还是只是让我们交智商税呢?
近些年来,防晒衣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多,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,有的竟然比那些用料实在的羽绒服还要贵。在网购平台上搜一搜防晒衣,好多都标价上千块了。
按理说,防晒衣布料不多,防晒技术也不复杂,咋就那么贵呢?其实,这些品牌卖的不光是防晒功能,更多的是利用了大家的焦虑心理。
店家先放些人晒黑了还被笑话的视频和文案,让消费者心里开始发慌。然后,他们又放了个对比视频,说自家的衣服防晒效果超级好,用尽好词好句,让人感觉这防晒效果简直了。这样一来,消费者就觉得这衣服太神奇了,忍不住就想下单买回家。
咱们可以想想,商家说的那些效果真的那么神奇吗?就拿晒太阳变黑这事儿来说,只要有衣服盖着皮肤,多少都能挡点阳光,不让皮肤晒黑。
可能有人会说:防晒衣不光能遮住太阳,还能防紫外线呢,而那紫外线才是让人皮肤变黑的大敌。有个省纺织测试研究院啊,测了网上卖的30款热门防晒衣,结果真让人吃惊,那些商家吹得天花乱坠说是“紫外线克星”的防晒衣,竟然有86.7%都不达标,这还是说的最基本的防晒标准呢。
网上买的衣服全都不防晒,店里买的也大约六成不管用,有的防晒效果还不如普通T恤。等消费者买完才发现,可能最开始穿的那件衣服防晒效果最好。
更让人担心的是,商家连防晒这种最基本的功能都无法保障,那他们宣传的那些卖点又怎么能让人信服呢?《光明网》有篇文章就揭开了真相,原来那些所谓的“黑科技”其实就是个炒作的概念。
比如说,有种防晒衣号称里面加了“玻尿酸”这种好东西,说它不仅能挡住紫外线,还能像“面膜”那样滋润皮肤,让你整天都享受着护肤的效果。玻尿酸嘛,大家都知道,在美容或者化妆品里常用来补水保湿,对皮肤确实挺好的。
可商家在推销时说的那些话,像什么能挡住99.98%的紫外线、含有40万亿的保湿小分子,还有穿多久就能补多久的水,听起来真是太夸张了。经过检查发现,衣服里加的玻尿酸其实少得可怜,而且一洗就没了,最后跟没加没啥两样。
还有种叫“木糖醇防晒服”的,店家说穿上它就跟热天“拜拜”了,立马凉快 5 度。可检测人员一试,刚开始确实有点凉快的感觉,但没多久,就跟普通防晒服没啥两样了。
有些店家新出了“防蚊防晒服”,说里面加了艾草或者氯聚酯,穿上就能让蚊子“绕道走”。这样的广告词确实挺吸引人的,毕竟夏天蚊子满天飞,谁不希望能有件既能挡太阳又能赶蚊子的“神奇衣服”呢?
不过,《环球健康》上说啦,这些衣服其实防蚊效果根本不行,而且啊,长袖衣服本来就有点防蚊子的效果,跟商家吹的那些卖点没啥关系。
糟糕的是,《消费日报网》上说,一旦产品标签或说明书上写了能防蚊驱蚊,那就得去办理农药登记。因为在咱们国家,不管是化学的还是从植物里提取的驱蚊成分,都算是农药,得有个明确的管理规定才行。
这就是说,店家要是卖“防蚊又防晒的衣服”,在跟顾客说的时候,得拿出农药登记的号来。要是拿不出来,那就可能是这衣服不管用,或者是对健康有很大风险。
试想一下,要是花了大价钱买的那件“防蚊又防晒的衣服”,因为里面的成分老跟皮肤贴着,结果导致皮肤过敏,更糟糕的是,这些成分还可能被吸进身体里,那可就麻烦大了。
因此,我真心建议大家,别再被那些花哨的宣传骗了,去买昂贵的防晒衣。挑防晒衣时,咱们得理智点,重点看它实际的防晒效果,别让那些浮夸的营销给带偏了。
同时,我们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大管理力度,把防晒衣市场整顿好,让消费者花的每一分钱都能买到真正值得的东西。
#百家说史# #6月发文冲刺# 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正规配资平台官网,配资炒股炒股,武汉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